全国免费热线:

17199922900

如果“群体免疫”不可避免,有益微生物能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9/01/16    浏览:75702次    

“群体免疫”最近很火很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由于最近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2020年3月13日,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提出“让六成人染病以达到群体免疫”,一石激起千层浪,群体免疫一经提出,就引发了不少人的争议。



什么是群体免疫?


首先我们还是有必要简单的介绍一下群体免疫,简单地说,群体免疫就是群体对于传染的抵抗力,让足够多的人对传染产生免疫,从而对一些潜在的被感染者形成传染阻断,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效果。所以,群体免疫水平越高,群体中具有抵抗力的人的百分比也就越高,如果群体中有70-80%的人具有了抵抗力,就不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流行了


听起来似乎很不错,不爆发流行了,大家也不用隔离在家,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为什么会引起争议呢?


要达到群体免疫,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我们熟悉的疫苗接种,新生儿出生以后,特别是三岁之前,会接种大量的疫苗,目的就是增强对一些常见的致命性病原体的抵抗力,同时也是形成一种群体免疫,减少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另一种方式是让足够多的人被病原体感染并痊愈后而产生免疫力


第一种方式大家肯定都接受,而英国政府所提出的“群体免疫”是指第二种,大家当然不乐意啦,因为感染可能是要命的,尤其是现在让人惶惶不安的新冠病毒。


我们来简单的计算一下,按我国人口14亿来算,按照英国政府让六成人染病来算,也就是8.4亿人染病。按照国家卫健委截止2020年4月20日9点的数据,我国累计确诊85227人(包含无症状感染者),死亡人数4642人,也就是说死亡率为5.4%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死亡率计算的话,意味着实施群体免疫可能意味着4500万人死亡。太可怕了,是不是啊,当然随着对于新冠肺炎的了解和治疗方案的完善,死亡率可能降低,但也是不少人啊,大家当然不买账了,毕竟谁都想让自己活下来。



还有几个问题大家也不得不面对:


  • 在新冠感染的治疗方案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人群突然大量感染,造成医疗资源不足,我们还能很好的控制住死亡率呢?


  • 我国人口众多,人群密集,也与其它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会不会造成更严重后果导致一发不可收拾?


  • 我国也是一个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国家,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老人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中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的比例高达75%。而我们大家也都清楚,这部分人也是新冠感染后的死亡高风险人群。老年人的健康该如何保证呢?


所以,在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新冠病毒之前,贸然实施群体免疫肯定是不太可行的,一定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


那么,我们就一直这么处于社会停摆,工作和生活极度不便的日子里,等到疫苗的上市吗?虽然全世界已经加紧对新冠疫苗的研发,且不说疫苗的研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病毒变异以后疫苗还能否有效还是未知数。也许我们很快能够战胜新冠,但是谁又能保证某一天不会再出现一个新的病毒流行,难道我们又像现在这样把自己隔离起来吗?


当然,我们今天并不是要对“群体免疫是否靠谱”“要不要实施群体免疫”来进行评价。我们长期以来关注健康的肠道和肠道菌群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我们今天主要想从肠道的角度来讨论一下,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致命性病毒感染,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实行群体免疫了,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是病毒变得强大了?还是我们变得脆弱了?


纵观历史,我们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天花、西班牙大流感、埃博拉病毒到非典、禽流感和新冠病毒。由于疫苗的开发,有一些病毒已经对我们没有了威胁,然而近年来各种新型病毒的出现让我们措手不及。总结一下可以发现,近年来病毒爆发表现出两个特点:


  • 病毒在人类中的流行似乎变得越来越频繁了,最近不到20年的时间里,陆续出现了非典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致命性禽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


  • 近些年来频繁爆发的病毒以及历史上的大多数感染人类的病毒都是动物源性的,近年来却频繁感染到了人身上,而那些动物们都相安无事。


这是为什么呢?是病毒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吗?还是我们变得越来越脆弱了?


在2019年7月,我们曾在微信公众平台和今日头条同步发布了一篇题为《“现代瘟疫”大流行可能是太“干净”了》的文章,其实这里的现代瘟疫是带引号的,指的是现代社会日益流行的各种慢性疾病,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然而,新冠病毒开始流行的春节期间,可能由于瘟疫二字,在今日头条平台的阅读量一下子飙升到了10万+,也引发了热烈讨论。


其实这篇文章本跟新冠肺炎没啥关系,也跟大家想象的感染性瘟疫没啥关系。但是近些年来,全球病毒感染的频繁爆发,似乎真的值得让我们好好思考思考。病毒的流行是不是也跟我们太“干净”了有关?



健康的肠道细菌是抵御感染的关键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干净一点比脏一点更好”。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如果我们从这个观点出发,就人类健康而言,我们可能将到达错误的目的地。我们在出生时、婴儿期和儿童早期身体中所建立的微生物群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塑造着我们的健康,并决定我们是否会患病。我们内部环境的变化造成了我们从未预料到的健康挑战,并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疾病的出现。


我们需要与细菌相互作用来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也就是说对什么应该予以反应,对什么应该予以忽视。一个在早期不能与足够多的细菌亲密接触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一样,当问题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就没有能力去处理


接触细菌不足也可能导致免疫耐受的缺陷,并引发一种高度活跃的好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食物中的基本细菌、蛋白质,甚至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都可能被免疫系统当作敌人对待和攻击,这就可能导致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很多现代做法,比如加氯消毒的饮用水、农业工业化、卫生设施的改善、杀虫剂、各种抗菌产品和抗生素的使用等等,虽然在许多方面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无法预见的健康挑战。剖腹产、配方奶粉喂养、不健康的饮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会破坏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在各种各样的现代因素的冲击下,我们的肠道变得太“干净”了,肠道里的细菌不断被破坏,细菌多样性逐渐降低,一些与我们共生共存了数百万年的细菌逐渐消失了


肠道菌群是调节宿主肠道免疫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只是肠道,它们在维持呼吸道抗病毒免疫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肠道内的共生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在支持呼吸道对病毒感染的合适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口服抗生素清除小鼠的肠道菌群会削弱小鼠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导致病毒滴度增加,死亡率上升。有研究甚至发现,一些原本不容易导致发病和死亡的致病性极低的流感病毒毒株,由于肠道菌群的缺失或紊乱,也可能导致发病和严重后果。



肠道菌群受损后,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也会明显受损,研究发现,给肠道菌群受损的小鼠感染病毒以后,病毒特异性的抗体水平更低,肺部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数目更少,表现出清除病毒的能力明显下降


所以,肠道菌群紊乱会对机体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造成影响,让机体不仅不能有效地抵御病毒感染,而且在感染以后也不能有效地清除


从这个方面来看,也许不是病毒变得越来越强大了,而是各种现代因素对我们肠道菌群的冲击,让我们变得脆弱了,让我们无力抵抗病毒的感染了


病毒与我们的共生平衡被打破了


其实我们已经与病毒相处了数百万年,我们自己的身上也携带有大量的病毒,但是正常情况下它们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危害。


同样,现在这些感染我们人类的病毒也是一样,我们最近常常听到的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本是它们互惠共生的寄主,这些动物也与这些病毒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它们为什么会开始感染人类呢?以下是一些个人观点:


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打破了野生动物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的肆意捕杀让野生动物变得越来越少了。野生动物少了,意味着那些病毒赖以生存的宿主减少了,为了生存,它们需要寻找新的宿主。也许正是一些好吃野味的人们给了它们找到新宿主的机会,那就是人类。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病毒感染人类绝不是要让人类灭亡,只是寻找新的宿主,让自己的生存得以延续。如果它感染一个新的宿主,让宿主灭亡的话,自己也将随之灭亡,这不符合进化规律。这就回到了我们前面讨论的问题,因为现代生活让我们的肠道环境被破坏,我们变得脆弱了,使得这些原本不至于让我们生病甚至死亡的病毒对我们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这大概也是野生动物不发病而我们发病的重要原因。


另外,我们对于病毒的无情打击,势必也激起它们的反抗,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强大,对我们造成更致命的伤害。



如果“群体免疫”不可避免,有益微生物能做些什么?


病毒感染越来越频繁了,未来我们可能还将不断受到各种病毒的冲击,对人类将造成巨大的威胁。也许某一天,群体免疫可能不可避免,那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呢?毫无疑问,那就是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让我们不那么脆弱。当然,我们依然关注我们所关注的,那就是有益微生物。


如果群体免疫真的来了,有益微生物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人体近80%的免疫细胞在肠道,肠道是身体抵抗外来入侵者的重要战场,而肠道有益微生物在与入侵者的对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补充有益微生物无疑是给这个战场增强兵力


  • 有益微生物可以直接与病毒结合,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也可以粘附到黏膜表面,覆盖受体位点或竞争特定受体,阻止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这样可以减少我们被病毒感染的机会。


  • 有益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许多活性的抗菌物质,直接对抗病原体。这样可以减少病毒感染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组成部分,通常在病毒感染部位被迅速召集和/或激活。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建立抗病毒状态,从而降低病毒感染


  • 上皮细胞或免疫细胞被病原体识别后会诱导产生干扰素等抗病毒细胞因子以及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通过启动细胞介导的病毒清除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在病毒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肠道引起全身免疫反应,或通过增加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来增强呼吸道细胞免疫,从而促进其对病毒感染的抗病毒作用


  • 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上皮细胞和潜在的抗原呈递细胞来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进而调节和激活免疫反应。免疫反应一旦激活,CD8+ T淋巴细胞会分化为细胞毒性的T淋巴细胞,可以直接杀死入侵者;CD4+ T淋巴细胞会分化为Th1和Th2细胞,这是辅助性T细胞,这种细胞可以指挥和控制免疫反应。Th1细胞激活吞噬细胞,促进病毒消灭;而Th2细胞诱导会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对相应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有益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增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增强宿主对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 许多研究还表明,有益微生物可以增强疫苗接种的效果,接种疫苗后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增加


因此,有益微生物可能直接通过与病毒相互作用或通过刺激免疫系统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和降低病毒感染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有一些研究通过给中小学生每日补充酸奶,结果发现,每天补充酸奶的学生在流感季节因为流感而请假的次数明显减少,同时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明显降低。并不是这些学生比那些不补充酸奶的学生接触病毒的机会少了,只是他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抵御病毒的能力,所以他们大部分成为了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无症状感染者”,但是我们更希望称之为“健康携带者”,我们认为只要病毒发生感染,就一定会表现出某些症状,只是有的比较轻微,有的比较严重,病毒一旦感染,就会开始复制并设法将自己传播出去,哪怕是一个喷嚏,一声咳嗽,这就是症状。


这也提示我们,如果群体免疫真的来临,增加我们体内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让我们都成为健康携带者,即使感染也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让我们可以轻松获得免疫而不受到伤害,这不仅是对新冠病毒,也可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新的病毒。同时,有益微生物能够增加病毒感染后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毫无疑问,这对于群体免疫的建立更是锦上添花



总结


最后,我们想说,世界上最丰富的、能够控制整个地球的物种就是包括了病毒和细菌在内的微生物,而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人类。数百万年以来,微生物与我们互惠互利,相安无事。人体免疫系统的80%都存在于肠道中,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人类对于微生物“见一个杀一个”“宁可误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的理念,对微生物与我们的共生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肠道有益微生物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肠道菌群出现严重的不平衡,从而严重影响我们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各种疾病的肆虐。这种情况在野生动物中是很少发生的。


有益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安全又强大的免疫屏障,来防范各种病毒的侵袭。在我们利用各种药物与病毒对抗的过程中,病毒会不断的变异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人类也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


我们应该选择与微生物共生,减少那些破坏微生物共生的行为,让自己像野生动物一样拥有巨大数量的有益微生物,建立起与病毒共生共存、互不侵犯的健康世界


与其说去责怪蝙蝠、讨厌果子狸,不如好好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反省自己为什么要去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滥杀野生动物,让那些与它们共生共存数百万年的病毒无处藏身;反省我们的现代实践为什么不能好好照顾与我们共生共存一辈子的微生物,让它们不得安宁。


新冠疫情之际,我们过分的杀菌消毒,不只是在对抗病毒,更是对我们的共生微生物的一种摧残,最终一定也会以某种代价报复在我们身上。


请你记住,与世界万物和平共生也许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参考文献:
Ichinohe T, et al. (2011). "Microbiota regulates immune defense against respiratory tract influenza A virus infe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8(13):5354–9. 
Abt MC, et al. (2012). "Commensal bacteria calibrate the activation threshold of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Immunity 37(1):158–70.
Bradley, K. C., et al. (2019). "Microbiota-Driven Tonic Interferon Signals in Lung Stromal Cells Protect from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Cell Rep 28(1): 245-56 e244.
Zelaya, H., et al. (2016). "Respiratory Antiviral Immunity and Immunobiotics: Beneficial Effects on Inflammation-Coagulation Interaction during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Front Immunol 7: 633.
Lehtoranta, L., et al. (2014). "Probiotics in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s."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33: 1289–302.
Blaser, M. J. (2017). "The theory of disappearing microbiota and the epidemics of chronic diseases." Nat Rev Immunol 17(8): 461-46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