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病人看完病,医生常会叮嘱一句:“一定要情绪稳定,心态开朗”。这句话看似是“医疗套话”,但确实对病人保健很重要。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9/08/13 已有307人浏览
2000年以来至今,该病在发达国家迅速上升百倍,完全不符合经典遗传学中的哈迪-温伯格平衡,提示它不是一个与特定基因或垂直传递密切相关的疾患,更多是由后天环境因素导致。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9/08/07 已有451人浏览
自闭症谱系障碍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包括语言能力下降,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
自闭症 发布时间:2019/07/29 已有757人浏览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摄入糖分过多的危害,但有一种我们日常经常吃的东西,比“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
果葡糖浆 发布时间:2019/06/25 已有512人浏览
以下10种药或者说是商品吧,天天在电视上打广告,广告存在严重夸大、误导消费者,大家在购买这些药时一定要咨询专业大夫,不然就会上当。
健康 发布时间:2019/06/25 已有501人浏览
减肥 发布时间:2019/06/24 已有448人浏览
美国心脏协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示,能量饮料可能会增加心脏疾病风险,升高血压。
能量饮料 发布时间:2019/06/21 已有486人浏览
随着研究的深入,益生菌的定义也被屡次修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学者们对益生菌的定义还存在着争议,对其定义的解释也不尽一致。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6/21 已有489人浏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13日报道,在过去3周,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已经有47名儿童死于与荔枝毒素有关的急性脑炎综合征。
荔枝 发布时间:2019/06/20 已有499人浏览
由于各个年龄阶段,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各个器官承受性等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黄金锻炼方案”。
运动 发布时间:2019/06/19 已有511人浏览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中,如果对牛奶、鸡蛋、大豆“不耐受”的话,可以通过吃谷类食物、禽畜肉类、水产品、坚果等来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 发布时间:2019/06/19 已有540人浏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8月刊文指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给出了答案:人体衰老这一不可逆过程开始于39岁。
衰老 发布时间:2019/06/17 已有526人浏览
为让公众了解益生菌的科学真相,夯实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组织科技界与产业界,形成对益生菌的科学共识,并在会上进行了重要发布。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6/14 已有637人浏览
大多数单位都会有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那么如果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就意味着拿到了“健康王牌”?
癌症 发布时间:2019/06/14 已有618人浏览
俗话说“十胃九病”。在中医理论中,胃主受纳,为后天之本,能够将摄入的米谷、时蔬吸收消化,向人体输送营养物质,是身体代谢循环运转的重要保障。
胃病 发布时间:2019/06/13 已有545人浏览
心血管疾病是美国和全世界的头号死因,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可导致近300万心血管病患者因此死亡!
心血管病 发布时间:2019/06/13 已有584人浏览
整个肠道是人体中最长的器官,每一个人的肠子大约有7~8米长,负责消化吸收我们进食的所有食物,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和食入不好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肠道疾病。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9/06/13 已有584人浏览
为什么有人过了个节,肤色暗沉,开始长痘痘,一摸肚子还多了一圈赘肉……这些让你变丑的表征,幕后大BOSS很可能是肠道。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9/06/13 已有576人浏览
德国国家肿瘤疾病中心发布公报称,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姐妹患有结直肠癌,那么其患这种癌的可能性会更高。专家建议这部分高危人群应提早到25岁开始防范,定期接受肠镜筛查。
大肠癌 发布时间:2019/06/12 已有536人浏览
主要是因为益生菌产生的作用,加速了肠道的蠕动,让肠道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而气体的排出有利于减轻肠道内的毒素。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6/11 已有631人浏览
通常来说,从55岁开始,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数量开始大量下降,这也意味着肠道老化的开始,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便秘,同时还可能带来消化不良、口臭、肤色变暗等多种影响。
肠道 发布时间:2019/06/10 已有488人浏览
人们都习惯生病了马上吃药,但是总忽略了提前预防。其实在自家的厨房中就藏有很多“天然药”,每天吃一点,远离疾病!
预防疾病 发布时间:2019/06/10 已有599人浏览
免疫力 发布时间:2019/06/05 已有612人浏览
“甜蜜的诱惑”不仅会增加肥胖、龋齿风险,还会使人显老!并且这种变老,是护肤品也不能挽救的。
高糖分解 发布时间:2019/06/05 已有592人浏览
很多人由于害怕吃药、害怕支架,于是各种“软化血管”、“让血管变年轻”的偏方、食物,甚至保健品四处传播开来,不少人深信不疑。
软化血管 发布时间:2019/06/05 已有660人浏览
临床观察数据显示,便秘患者大多伴有抑郁疾病,抑郁患者大多伴有便秘症状,那么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吗?
便秘 发布时间:2019/06/03 已有551人浏览
你知道人体中哪里的神经元比脊髓上还要多,而且可以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而独立运作呢?
肠道 发布时间:2019/06/03 已有492人浏览
掐指一算,端午节近在眼前,粽子可是端午的“传统标配”。 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粽子早已占据了各大超市卖场。除了传统的鲜肉粽、蛋黄粽、清水白粽、小枣粽等经典口味,不少商家也推出了创新口味。&nbs
粽子 发布时间:2019/05/31 已有644人浏览
在各国预期平均寿命排名中,日本蝉联第一,达到84.2岁,其中:女性寿命预期为87.1岁,男性为81.1岁。
饮食健康 发布时间:2019/05/31 已有502人浏览
医生说,医院虽然每年都能接诊20多个胃出血的孩子,但大部分年龄在5~14岁,而2岁的,真的很少见。
幽门螺旋杆菌 发布时间:2019/05/31 已有517人浏览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12月,中国网民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5.69小时,比2017年增加1个小时。
健康 发布时间:2019/05/31 已有519人浏览
生活中有那么一群人,吃完东西后,没过多久就拉肚子,怀疑是食物不干净,但一起吃的朋友却没事;怀疑是肠道炎,做了结肠检查却没有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肠易激 发布时间:2019/05/29 已有620人浏览
中国肠癌年轻化趋势特别明显。美国人肠癌平均发病年龄是69.8岁,但是中国人居然是48.3岁,提前了20年。
肠癌 发布时间:2019/05/29 已有513人浏览
近几年来,肠道成了最热门的研究课题,益生菌成了最受瞩目的食品添加剂,菊粉、酸奶、益生元、洋车前子壳、低聚糖、不同益生菌菌种...,到底哪个有效,哪个效果差?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9/05/28 已有560人浏览
我们体内的胃肠道中栖息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这些共生微生物是机体内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人体自身无法实现的重要功能。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5/23 已有631人浏览
5月21日迎来小满节气,小满是节气养生的转折点,标志着暑天湿热拉开帷幕①。对很多人来说,湿热难耐很辛苦,而且容易引起一身病!
养生 发布时间:2019/05/23 已有581人浏览
据国际抗癌联盟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被确诊罹癌病例达1200万人,而这其中约20%的病例归因于病毒或细菌感染!
有害菌 发布时间:2019/05/22 已有537人浏览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天数千万人罹患腹泻,每年发生腹泻病达17亿例次;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居肠道传染病首位。
腹泻 发布时间:2019/05/22 已有579人浏览
摄入过多的脂肪,不光会把身材撑变形,还会贴在内脏上,带来高血脂、心脏病、脂肪肝等多种健康风险。
高脂饮食 发布时间:2019/05/21 已有679人浏览
这并不是电视剧桥段,而是真实发生的案例,就发生在浙医二院中!案例中4兄弟得的都是胃癌,而且老大老二都已经去世。
癌症 发布时间:2019/05/21 已有599人浏览
自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了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策略以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
恶性肿瘤 发布时间:2019/05/20 已有642人浏览
十人九痔,还有老便秘,反复腹泻,便血,经常腹痛腹胀,大便变形……这些肛肠老毛病,治治好点,不治又来,反反复复,说不担心恶化,谁信呢?
肠癌 发布时间:2019/05/17 已有572人浏览
王叔叔向来身体较好,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却觉得身体越来越差,早上醒来容易腹痛、腹泻,白天稍微吹点冷风着点凉,就立马找厕所。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9/05/17 已有532人浏览
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系统误把消化道内无害的细菌当做有害的细菌时,就会对它们展开攻击,使此处血流增加,慢慢变成肠道炎症。
肠炎 发布时间:2019/05/14 已有534人浏览
医学上认为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不需特殊治疗,绝大多数人都可以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来战胜感冒。
NS乳酸菌 发布时间:2019/05/13 已有612人浏览
胃病易复发,自然要经常服用胃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长期服用铋剂类的胃药,会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变差。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5/13 已有543人浏览
唯一能在人类胃部生存的微生物,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呈螺旋形,喜欢附着在胃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也爱生长在胃部黏液底层
幽门螺杆菌 发布时间:2019/05/13 已有613人浏览
在服用益生菌的过程中,特别在刚开始补充益生菌的前1-4周,会出现“好像病症加重”的现象(如腹痛、多气、拉稀加重,皮肤出痘痘比之前更厉害等),这是为什么呢?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5/08 已有632人浏览
如果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一旦被打破,轻则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则更是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诱发癌症!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9/05/08 已有643人浏览
肠道微生物参与肠脑轴的功能反应,在肠道与大脑的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了“微生物-肠-脑轴”的概念。
肠道细菌 发布时间:2019/05/07 已有819人浏览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世界上排名第三大的癌症,全世界每年有大约136万癌症新病例发生。
大肠癌 发布时间:2019/05/06 已有668人浏览
尽管你的饮食非常健康,你是否还会经历胃肠道问题、疲劳和/或其它慢性健康问题呢?原因可能是你的肠道菌群与你所吃的食物不匹配。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9/05/05 已有563人浏览
现如今,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让“致癌”“防癌”“抗癌”等词汇,随时能刺激到人们敏感的神经。虽然癌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但大家依然谈“癌”色变。
癌症 发布时间:2019/04/28 已有682人浏览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吃过饭后,一肚子气排不出,就像是肚子里藏着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腹痛。
腹胀 发布时间:2019/04/25 已有709人浏览
2019年1月美国癌症统计报告发布,25年来美国癌症总死亡率稳步下降了27%,相当于癌症死亡人数减少约260万。
癌症 发布时间:2019/04/22 已有754人浏览
近日,在某代码托管平台上,有人发起“996.ICU”项目以抵制公司的996工作制。
慢性疲劳 发布时间:2019/04/17 已有634人浏览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发现,全球范围内女性预期寿命均超过男性。在富裕的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保健 发布时间:2019/04/15 已有612人浏览
“十人九痔”,临床上数据显示,痔疮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接近50%,而且好发于20-40岁人群之间,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痔疮 发布时间:2019/04/11 已有723人浏览
营养不良,肠道细菌易位和细胞因子产生,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肠源性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肠功能障碍 发布时间:2019/04/09 已有642人浏览
每天繁忙的学习和工作,让人们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由于准备食物的过程总是费时费力,我们往往会选择那些加工好的食物。
加工食品 发布时间:2019/04/04 已有792人浏览
正常人胃肠道内会有少量气体,约150毫升,当咽入胃内空气过多或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导致胃肠道内产气过多,又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就会出现腹胀。
胀气腹胀 发布时间:2019/04/03 已有629人浏览
直到有一次在办公,她刚接一杯水就突然昏倒在地,同事们见了赶紧将她送往医院,可谁知,这一查出来竟是胃癌晚期!
肠胃 发布时间:2019/03/27 已有592人浏览
近日,顶级期刊《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益生菌能否在人体内定殖会因人而异,然而许多知名媒体却偏激的解读为“益生菌无用”,一时间将益生菌推向了风口浪尖。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3/27 已有1046人浏览
有时候,便便是上一个人没冲掉遗留下来的,你忍着上了厕所,结果出来时却要被下一个人用目光杀死千万次……那叫一个尴尬啊……
湿气 发布时间:2019/03/26 已有723人浏览
李阿姨千里迢迢从青海来的,一路颠簸,脸色很差。她吃饭不好,胃部不舒服,总抱怨吃不下饭。
肠胃不好 发布时间:2019/03/26 已有741人浏览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鲁宾·华伦和巴利·马歇尔获得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因为他们对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被誉为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幽门螺杆菌 发布时间:2019/03/22 已有826人浏览
22岁的小李,刚刚出来实习,这段时间白天经常放屁,味道很重,特别尴尬,被同事们称为是“人形杀器”,避之不及;晚上也不能幸免,睡觉时也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会放屁。
放屁 发布时间:2019/03/22 已有698人浏览
有害菌它在影响整个人类的疾病与健康么?是!是的,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因为它,你的肠道菌群可能失调,肠道健康难以保证;而更要命的是,它会影响到人群、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和人类的未来!而我们很多人、很多国家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9/03/19 已有919人浏览
英语里,有一个短语叫“Follow your gut”,Follow追随,your你的,gut肠道,直接翻译是“追随你的肠道”,而它实际表达的是“追随你的内心”的意思。
肠脑 发布时间:2019/03/19 已有1081人浏览
如果一定要给理由,我觉得应该是世界那么大,唯美食不可辜负。它们就喜欢肠道里面的物产丰富,美食享之不尽,特别是膳食纤维类——肠道菌群的最爱!就像我们美丽的地球上生活了人类、马牛羊、花草树木一样,在我们的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9/03/18 已有761人浏览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不仅在胃肠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调节大脑功能,在情绪加工和认知功能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9/03/18 已有847人浏览
人体免疫系统对进入机体的外源性物质会进行攻击,食物也算是一种外源性物质,但是机体能够耐受它们以吸收营养,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能够阻止它们对有益抗原产生反应。
食物过敏 发布时间:2019/03/11 已有1026人浏览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占20-79岁的成年人的8.8%。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到2045年,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29亿。
血糖 发布时间:2019/03/11 已有1161人浏览
研究背景: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它对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并且目前临床中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据保守估计我国自闭症患病率为1070,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自闭
自闭症 发布时间:2019/03/08 已有843人浏览
前言:人体肠道菌群(HGM)是一个复杂的群落,包括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主要组成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Firmicutes),其中也包括少量放线菌(Actinobacteria)
肠道微生物 发布时间:2019/03/07 已有862人浏览
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就是说十个人中就有九个人有胃病胃病,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想必大家也听过很多关于胃病的说法以下关于胃肠道的4个谣言你听过哪个?01没有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用治疗假!很多人认为自
肠胃疾病 发布时间:2019/03/01 已有734人浏览
肥胖是一种慢性、复杂和多因素的疾病,是引起全球死亡的第五大风险因素,每年造成近340万人死亡。在成年人中,肥胖的特征是脂肪堆积过多,通常定义为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30kg/m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目前全
血糖 发布时间:2019/02/25 已有949人浏览
肠癌:(carcinomaofrectum)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
肠癌 发布时间:2019/02/15 已有889人浏览
一项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酒精成瘾和戒断后复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酒精成瘾不仅是大脑的问题,而且和肠道菌群的紊乱有很大的关系。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成瘾患者,
酒精成瘾 发布时间:2019/01/28 已有819人浏览
体温调节是指在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下,机体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所有动物都需要感知外界温度,躲避对身体有害的过热或过冷气候,调节自身体温,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体温的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9/01/25 已有853人浏览
Q屁多是不是一种病,要不要治?A1、关于“屁”的冷知识2、屁多的原因:1)吃的问题;2)肠道问题;3)其他问题。关于“屁”的冷知识放“屁”,是我们每日必做之事,但你真的了解它吗?1.屁从哪
屁 发布时间:2019/01/24 已有774人浏览
如今,大家都十分关注健康,关心摄入的食物是否安全和营养?这,一点都没错!但是,我想请大家在关注“进口”的同时,还要留意一下我们的“出口产品”,比如说我们的“尾气”---屁。它的出现常常令我们十分的尴尬
放屁 发布时间:2019/01/17 已有875人浏览
我国糖尿病发病现状令人无比堪忧!糖尿病患者保守估计至少9240万人,糖尿病前期约有1.48亿!早在2008年,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几乎每10个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最近你妈怎么瘦了这么
糖尿病 发布时间:2019/01/14 已有890人浏览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
消化不良 发布时间:2019/01/10 已有873人浏览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在睡觉,却有超过1/3的人睡不好。漫漫长夜失眠的人各出奇招:数羊、喝热牛奶、听催眠曲……好不容易睡着一有动静就又醒来进入了下一轮煎熬……如果睡眠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会对人体生理
吃喝拉撒睡人生五件大事儿说到“拉”,不少人都有过便秘的困扰有的人还担心便秘时间久了会变成痔疮其实,便秘还有更大的风险——结直肠癌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结直肠癌位居我国肿瘤发
大肠癌 发布时间:2019/01/08 已有979人浏览
胃是消化道的核心器官,食物经过食管流入胃部,再转入小肠,一旦胃损伤整个消化功能都会减弱,人也会随之出现消瘦、嗳气、恶心、呕吐、胃痛等现象。因此,胃不好者难长寿。胃不好者难长寿,少碰二菜,多吃三红,远离
胃不好 发布时间:2018/12/29 已有879人浏览
导语:我们的的体味与微生物密切相关。在不同年龄段,身体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味道,这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人类的汗液本身是无味的,但是细菌在其中的生长和分解,就会使人产生体味。体味产生的机制
体味 发布时间:2018/12/26 已有965人浏览
共生协议甲方:人类宿主乙方:肠道细菌本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态度,肠道和正常菌群达成以下共识。权利和义务:甲方:给乙方提供生活的场所,并提供给乙方足够稳定的健康食物和营养,包括膳食纤维。乙方:乙方种族
膳食纤维 发布时间:2018/12/18 已有946人浏览
最新的科研证据显示,心理疾病的根源可能在于肠道微生物,多数心理疾病可能本质上是胃肠道疾病,针对肠道微生物来治疗心理疾病,可能是未来精神病学发展的有力方向[1-4]。而能够改善情绪和认知,给精神疾病患者
慢性疲劳综合征 发布时间:2018/12/17 已有1001人浏览
近几年来,肠漏/肠漏综合征这个词时不时回荡在耳边,不少人听上去会说:知道这个病!可是你要看清楚,此肠漏(LeakyGut)非彼肠瘘(FistulaofIntestine)。两个changlou在发音上
肠漏 发布时间:2018/12/17 已有1662人浏览
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是一种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病。常见的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是上腹部不适、隐痛,打嗝、恶心、泛酸、呕吐等。不要小看浅表性胃炎,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反复出血、便秘、腹泻,甚至
慢性胃炎 发布时间:2018/12/14 已有878人浏览
你常常在马桶上哭坐到天明吗?你拥有一张月球表面油的可以炒菜的痘脸吗?你是不是已然沦为人见人嫌、花见花凋的“口气王”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想摆脱这些问题吗?益生菌告诉你原因!何为肠毒?肠毒是肠道内有
肠道微生物组中的细菌促使脑海绵状血管瘤(CCMs)的形成。这是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与2017年2月14日在Nature发表新研究得出的结论。该小组(由心血管医学教授MarkKah
脑部疾病 发布时间:2018/12/07 已有834人浏览
根据现代医学分类,肠道与咽、食管,胃等一起组成了人体的消化道,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进入消化道后,经由胃的吸收和胃酸分泌,在进入肠道。在肠道中先由小肠继续消化吸收,再将残渣进入大肠浓
疾病 发布时间:2018/12/03 已有899人浏览
网友拍下这样励志的一幕一只小猫咪站在花枝上摇摇欲坠却始终不肯放弃不吃到腊肉誓不罢休▼小时候的猫咪就揣着一颗执着食物的狂热心所谓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有志气的小猫咪已经准备吃下一匹马了成年后的猫咪更是不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排气不断、腹部膨隆和排便障碍是其常见的特征。IBS是这样
肠易激综合征 发布时间:2018/11/30 已有907人浏览
您是否经常对甜甜圈、披萨、冰淇淋或其它高糖高脂的不健康食品充满渴望?其实你并不孤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的肥胖率不断攀升,各种快餐连锁店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现在被各种各样新的诱惑所包围,其中之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肠屏障构筑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菌膜屏障正常的肠道生理菌群能够粘附在肠粘膜上,形成一层菌膜屏障。该肠道菌膜屏障能够形成空间位阻,使有害菌无法与肠粘膜接触。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8/11/28 已有900人浏览
益生菌也许几年前你还不知道它是何方神圣,现在随着各种的媒体的曝光率增加,大人孩子都知道了酸奶里面也有益生菌,反正益生菌就是好东西,即使孕妇和婴儿也可放心使用。今天我们来聊聊胃肠病为什么要补益生菌,益生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8/11/27 已有844人浏览
研究发现,健康的肠道菌群在预防肠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肠道中的有益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繁殖。我们知道,肠道中的特定有害菌,如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毒性菌株、大肠杆菌毒性菌株等能够诱导或者加重肠癌
肠癌 发布时间:2018/11/23 已有829人浏览
研究发现,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衡、肠道中特定有害菌增加密切相关。结直肠癌患者的肠粘膜中富含含有pks(聚酮化合物合成酶)致病性岛的大肠杆菌,pks致病性岛由编码产生基因毒素蛋白质collibac
肠癌 发布时间:2018/11/22 已有850人浏览
最懂你大脑的,可能不是“肚子里的蛔虫”,而是肠子里的细菌——肠道菌群对神经系统、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正成为一个新兴热点领域。在日前举办的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一张海报上的大脑切片显微镜图像显示,细菌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8/11/22 已有988人浏览
目前,关于肠道菌群与肠癌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得到认可。不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导致肠癌的发生、加速肠癌的发展,而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够抑制肠癌的发生、发展。我们的日常饮食和生活环境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反过来,肠道
肠癌 发布时间:2018/11/21 已有816人浏览
肠道微生物和大脑是人类肥胖和饮食行为的主要调节因素。在许多方面,肠道微生物甚至比大脑更重要。很显然,是大脑过程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然而,重要的是,这些过程反过来又受到来自身体其它部位的信号的极
肠道细菌 发布时间:2018/11/19 已有896人浏览
细菌经受住口腔里的各种挑战,通过食管,来到我们的胃。进入食管后又将上演什么样的好戏呢?食管是一根长约25厘米的管子,食物通过食管进入我们的胃中。食管也像其它消化道部分一样,红润的表面覆盖着黏液和细菌,
细菌 发布时间:2018/11/16 已有889人浏览
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肠道与肠道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之间联系。健康与疾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细菌在肠道内所导演的一出好戏。接下来几天里,让我们跟随我们所吃的食物通过我们弯弯曲曲的消化道,来看看这场好戏正在怎
细菌 发布时间:2018/11/15 已有926人浏览
肠道细菌的重要功能:它们是我们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促进消化,可以帮助我们消化自身消化酶无法消化的纤维和抗性淀粉……确实如此,肠道细菌现在真的很火热,是科研界、医学界、营养学界的“香饽饽”。肠道
肠道细菌 发布时间:2018/11/14 已有1087人浏览
几年前,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理学副教授JenniferPluznick在进行她的生理和感觉系统的研究时,她惊讶地发现肾脏有些地方看起来很奇怪。肾脏中竟然存在一种嗅觉受体,一种看起来本该待在鼻子中的
高血压 发布时间:2018/11/14 已有939人浏览
为什么同龄的孩子高矮胖瘦各不同?除去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因为营养吸收的情况不同。而营养吸收与代谢可是跟我们肠道菌群息息相关哦! 一、与菌相伴,身体倍棒宝宝的健康成长,取决于很多因素,总体分为:
肠道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8/11/12 已有977人浏览
肠道菌群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为我们生产维生素、脂肪酸,给我提供营养物质,还为我们的免疫系统服务。人体80%的免疫系统都与体内的肠道菌群相关。当我们与这些小伙伴互惠互利,和谐共生时,我们的肠道、大
过敏 发布时间:2018/11/09 已有969人浏览
也许你早就听说过我的大名,我就是你肠子里数以万亿计的肠道菌群的一员,不要一听说是细菌就大惊失色哦,我可是如假包换的“好细菌”萌萌哒,且听我细细道来。一般来说,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数量则可以达
共生菌 发布时间:2018/11/07 已有866人浏览
时间来不及,不去洗手间了;心情不好,各种胡吃海塞......这种时候你肯定没考虑过它的感受是的,大部分人都会忽视它但它却是我们的“第二大脑”!情绪、免疫、营养都离不开它!它就是肠道!超过90%的国人存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8/11/06 已有909人浏览
我们的身体携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它们的数量大约是我们身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3倍,它们所编码的基因数量甚至比人体自身的基因多150倍。这些微生物及其所编码的基因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
肠道菌群失调 发布时间:2018/10/26 已有1082人浏览
很多人到了秋冬节,就会出现皮肤瘙痒,而且越挠越痒,一发不可收。轻者只是觉得脸部比较干燥,有点红痒。严重的人有些除了脸部感觉干痒外,大小腿,前身后背等等皮肤都会干痒。很多人都会发现,痒的地方是越挠越痒的
皮肤骚痒 发布时间:2018/10/23 已有966人浏览
在医生兼作家朱莉亚·恩德斯的带领下,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胃肠道系统,看到它背后迷人的科学知识,比如肠道如何影响心理健康。事实证明,对那些我们平时羞于启齿而闭口不言的事物了解越深,我们就越无所畏惧,也会
肠道 发布时间:2018/10/22 已有976人浏览
粗杂粮:把一半白米面换成杂粮 要让肠道舒服,先得壮大肠道益生菌的队伍。益生菌喜欢富含膳食纤维、寡聚糖的食物,全谷杂粮首当其冲。 但看看我们的饭碗,几乎都是白米饭、白馒头。
生态,就是生物的生存状态。每一种生物都不是独立生存的,它必然与别的生物发生关系。植物与植物发生关系;植物与动物发生关系;动物与动物发生关系。植物与环境、动物与环境也发生关系。
肠道细菌 发布时间:2018/10/12 已有977人浏览
出生后的头今年内我们的肠道菌群结构不断形成并趋于稳定,年龄、饮食、生活方式、卫生以及我们自身的健康状态等都会影响肠道菌群结构。
肠道菌群结构 发布时间:2018/10/09 已有1063人浏览
常言道:吃胖容易,减肥难。一入胖圈深似海,胖子听到最多的吐槽就是:那么胖,肯定是吃太多!不运动!胖子表示深深滴忧伤~~~~为什么?为什么?吃着吃着吃着就胖了??这应该是大家对肥胖一族的传统理解,人们觉
益生菌 发布时间:2018/09/28 已有944人浏览
益生菌通常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是能产生对健康有功效物质的微生物,是人类生命健康的根源,人体内的益生菌其中以乳酸杆菌为代表,生长代谢活动产生益生菌素。
基本上,如果具有第4章提到的那些疾病,肠道菌群失调的几率非常大,自然是需要调理肠道的。清肠以后应该会让疾病更容易痊愈。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226人浏览
其实从肠道的角度更好理解头痛医头错在何处:往往是病情出在别处,可是根源很可能在肠道。可以说,好的和谐的肠道菌群能让人身心健康;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041人浏览
前两次我们介绍了人体肠道内有巨大数目的肠道细菌,以及它们在身体其它器官也有分布,我们也提到肠道和其它器官通过“轴”来跟其它器官进行信息交流。这一回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功能。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079人浏览
十几年前我在协和读博士的时候,我的课题研究的是糖尿病。那时候已经知道糖尿病的发生是很复杂的,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但是因为环境因素太过于复杂,我们并没有涉及,而是着手研究可能的遗传因素,通过家系调查来研究共同的遗传因素并且进行基因定位。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141人浏览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肠道内定殖的微生物以及我们的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我们的健康。其中,食物和肠道微生物是我们可以最直接控制的。尽管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基因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吃进去的食物和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来改变基因的表达。
肠道微生物和肠道构成的“肠脑”和大脑之间构成了菌-肠-脑轴,肠脑可以影响大脑,大脑也可以影响肠脑,它们之间是双向互通的。然而,目前对它们之间的沟通机制并不了解。
肠道健康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352人浏览
随着微生物组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越来越清晰,这也是近几年来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108人浏览
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会影响肠道易激综合症(IBS)患者的肠道和行为症状,这项发现对于以微生物为导向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和见解。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259人浏览
炎症是免疫系统告诉我们应该注意我们的健康了。虽然,偶尔的炎症是身体康复的关键步骤,但是慢性炎症可能是一些重大疾病的征兆。许多研究都关注一些潜在的益生菌在缓解炎症和对抗有害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000人浏览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170人浏览
帕金森氏症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手脚震颤、动作迟缓、肌肉僵硬等,传统疗法都是让药物在大脑中发生作用,无法根治。但新一期《细胞》杂志指出,帕金森氏症可能与肠道里的微生物变化有关。这一突破性发现可能带来全新的帕金森氏症治疗策略。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037人浏览
阑尾肠道中最粗大部分----盲肠延伸出来的一个“小尾巴”,与成年人的小手指差不多长。这个“小尾巴”就是阑尾,它的里面是空心的,直接与肠道相连。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090人浏览
微生物群的重要性“微生物群”(microbiota)的概念由著名微生物学家、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乔舒亚•莱德伯格(JoshuaLederberg)创建,它泛指居住于特定生态圈的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119人浏览
拥有健康肠道菌群这个概念,近几年已经深入人心,我们通过各种途径(酸奶、益生菌饮料、益生菌粉、益生菌水)来调节我们的肠道菌群健康。但是有些事你知道吗?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376人浏览
从细菌到病毒,谁决定你的健康?其实决定健康的不是某一种具体因素,而是平衡的状态,维持平衡可以获得健康,失去平衡就失去健康。
我们是一个超级复合体,我们的身体是数以万亿计微生物的家,它们和我们共生。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可以被看作是我们自身基因组的延伸。
肠道菌群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021人浏览
杀死有害菌,保护共生菌。人体肠道内居住着多达百万亿的细菌"居民" ,仅仅一 "墙"之隔就是富含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肠道固有层,而这道"墙"只是一层肠上皮细胞。
共生菌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982人浏览
衰老,指在正常状况下生物体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身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机体器官机能减退,内环境自稳能力减弱,对内外环境损伤因素的抵抗力降低,趋向死亡的自然现象。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950人浏览
经过了几十年的挫折,科学家们终于能有效地应用免疫系统来对付肿瘤,且治愈了肾癌和黑色素,忽略一些失败的案例,我们甚至可以说免疫治疗的时代已经开启了。
微生物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069人浏览
芬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关驱使帕金森病(PD)的重要线索。他们的新研究显示,PD患者肠道微生物中的普雷沃氏菌属群丰度低于健康对照者。研究的主要作者,赫尔辛基大学神经科Filip Schepenjans博士称,虽然新研究只是表面发现,但它们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理由以进一步研究。
肠道细菌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107人浏览
肠漏是世界上最迅速增进的疾病。不幸的是,人类在与其抗争中,甚至并不清楚肠漏是什么。字面上可能理解为消化道疾病,其实这个症状可以蔓延至我们的全身任何地方。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138人浏览
来自芬兰的研究者们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比较正常人与帕金森(PD)患者肠道微生物成分特征,发现相比于正常样本,P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中普雷沃氏菌科的丰度发生了明显的下降。这一发现可能为研究PD的发生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微生物 发布时间:2018/09/11 已有1319人浏览
2019/02/28
2018/12/20
2018/10/30
2018/09/12
2018/09/11
2018/09/11